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

「活著的每一天都無比艱辛!最沉痛的真心表白」聊漫畫《我可以被擁抱嗎?因為太過寂寞而叫了蕾絲邊應召》

(C)永田カビ/東販
※此書為限制級,未滿18歲請勿收看
※本篇文章無限制級內文

書腰介紹這本是pixiv的點閱話題漫畫,在我印象中這本書甫上市就攻佔各大網路書店,算是有很不錯的銷售成績,甚至翻到書背的一二刷日期都讓人驚訝,4/1出版,4/15就已經二刷,是因為「蕾絲邊」、「應召女郎」的促銷成功,還是內容打動人心?
前兩個關鍵字很有話題性,但本書其實是非常讓人心痛的。
而且我本來有在考慮自費多買幾本拿來抽獎,但後來想想本書是限制級怕有爭議,只好請大家有機會去看看囉。

真心推薦翻開這本漫畫,說不定現在的你/妳,就有和她一樣的症狀和煩惱。
準備好了嗎?說不定翻開就會哭的唷。

  ■故事大綱

18歲上大學那年,永田讀了美術系半個學習後就決定退學,卻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出現異常變化,憂鬱症和進食障礙早已進駐在她的身體裡,無論用什麼樣的方式努力也無法恢復正常,只能去診所報到。
一直到28歲這年,她翻書、看文章,發現自己的症狀有了解釋,第一次興起「珍惜自己」的念頭,不間斷尋找「免費擁抱」的情況下,她發現了「蕾絲邊應召店」...

  ■讀後感 ※純屬個人觀點,有雷,慎入。

感覺好像翻開了潘朵拉的箱子。
其實這部作品可以說是本田的自傳,但也可能有改編過,然而她就在精神病症和否定自己的每一天當中度過,就這樣花掉了十年,甚至還沒能結束...

或許可以說去找「應召蕾絲邊」是一種噱頭,看完內文你就懂了為什麼她要這麼做,甚至可以說是本田的下下策,如同介紹所說的,她只是想要獲得一個「擁抱」,現實生活當中卻沒有人能夠完成她這個渺小的願望,逼得她不得不花錢朝這個願望向前一步。

容易忽略警訊的18歲
事情上大學的時候開始發生的,也就是她上大學半年後卻自發性退學,回神後發現自己早已經出現憂鬱症和進食障礙(只吃最低限度的食物,但不是厭食症)。
一時之間失去了重心,本田找了一份打工,事情卻沒有因此改善。打工期間開始遲到早退,無故缺勤,看起來就像是現階段年輕人的刻板印象,雖然全部推給病症也不是很對,但本田就是無法克制自己的行為,帶給周遭麻煩。
當然,她最後失去了這份工作,也開始尋求醫院協助。
另一方面為了不當啃老族,她也很積極求職,卻屢遭碰壁。

違背「正常」的28歲
社會上對於這個年紀的期待,不外乎是有個穩定工作(如果是菁英更好)、一個固定交往對象(甚至結婚生子),就跟闖關打怪一樣,社會幫年紀定下層層關卡,彷彿妳就應該跟著大家的腳步走上這條路,一旦脫離軌道,就是魯蛇/失敗者等負面評價。
如果不在意其他人的眼光,就不會對外部評價鑽牛角尖,反之,就只能承受壓力,有些人能夠化壓力為動力,但有些人扛不住就會開始崩潰,就像是本田一樣。
28歲的本田,沒有固定工作,住在家裡,幾乎沒有存款,沒有性經驗,沒有朋友,身上都是自殘痕跡,還有禿頭,溝通不良,罹患精神疾病。
如果以社會價值觀來說,已經是跌到谷底難以翻身的狀況了。
唯一慶幸的大概是,她沒有負債吧。(台灣有很多人一畢業就揹學貸)

給壓力的是社會/家人/自己哪一個?還是吃了全餐
本田會崩潰有滿多原因的,而且相當複雜。
→現實中的窘境,求職滑鐵盧、存款見底
→缺少家人的肯定與鼓勵:當她努力變成「正常人」,家人反而意外這不是應該「正常」就該做到的事嗎?
→對自己設限極多,沒有「愛自己」的觀念
由於打從心裡自卑,所以本田認為自己沒有資格被愛、沒有資格進食,不准碰觸性,會變成這樣的原因,有很大部分是來自於父母從未肯定過她,即使她拿著打工的錢,說要孝敬父母,也會被因為「不是正職賺的錢」而被打槍,連唯一可以討好父母的手段都沒了。

雖然也會有人說,不要顧慮父母不就得了?應該活出自己等等,但對於期盼從父母的眼神中得到一點點關愛的孩子,不去在意父母可能就跟拋棄生命有同等的意義,每個人的情況還是不太一樣的。
甚至有的人會說,我遇到的阻礙比她多很多,她的狀況還算好的吧等等,然而現在有滿多人遇到問題就跟點燃炸彈一樣,無法預測會在哪個方面爆發,沒爆發的人只能說運氣很好,或是天生的素質好,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產生障礙,更好的人甚至能化為助力。
這世界雖然正能量多,負能量也不會因此減少啊,不如說,負能量才是所謂的「現實」,正能量都只是一種信念跟精神喊話而已,改不改得了現況其實還是要靠自己。

我倒是很贊同天助自助者,把自己改變了(不管多或少),接下來走的路才有機會改變。

改變只在一念之間
身在泥沼裡,大部分都是負面的念頭,通常都是要靠自發性的醒悟或是踏出一步才有辦法慢慢爬出,否則旁人講太多都是枉然。
就跟阿姆斯壯說的「我的一小步,是人類的一大步」一樣,雖然一個小小的改變不會影響到全人類,但可以產生往前行進的動力,相較於負面情緒到最高點,適時的給自己一點鼓勵(珍惜),才能繼續走下去。
醫院的治療也只能當作輔助,很多時候還是要「面對」自己。

不想再繼續「這樣」到下個十年

看過不少參考資料後,本田發現自己可能的問題,並加以解決。比方說對「愛」的索求沒有獲得滿足,她赫然發現自己從小到大都沒有和人好好地擁抱過一次,連抱母親也只是單方面的擁抱,沒有人與人親密接觸的「身體溝通」,於是她找尋擁抱的機會,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發現要擁抱別人的難度。
相較於西方文化,東方人在表現愛情是比較吝嗇的,父母給予孩子的擁抱,恐怕不如情人來得多,而陌生的擁抱,更難以填補心靈的空缺。
有時候街頭會出現「抱抱」的公益活動,如果有經過,不妨敞開心胸試試看吧,也許又是另外一種不同的感受。
結果本田決定去風俗店(日本合法、台灣違法),找尋和別人擁抱的契機。另外一方面,她也找到漫畫的新題材,也就是現在我們看見的這本作品。
至於為什麼是蕾絲邊而不是男公關,這就跟本田的個人性向有關外,也是在對方身上找尋「母親」的形象。
她販售自己的故事,同樣也是一種「治療」的方法,幸好網友們給予的都是正面評價與鼓勵,甚至有些人感同身受。

你/妳為什麼還不夠努力、你/妳怎麼就不跟其他人一樣好好工作呢、你/妳每天都在玩嘛打工哪是正職、你/妳為什麼還要讓爸媽操心呢...

這些名為關心卻太沉重的話語,不斷地在孩子的身上劃出最重的傷痕,有些人皮開肉綻了還不曉得,有些人早已崩潰做出各種脫序行為,很多時候他們早已經發出求救警訊卻不被重視,最近剛好很夯的「情緒勒索」話題也能和這本作品相互呼應。
但我覺得有些時候也無法怪罪父母,大家生長的環境與歷程不相同,他們認為可以做到的事,孩子們就是沒辦法處理,沒有人天生知道怎麼當父母,也沒有人天生就能將第一次遇到的危機變成轉機,可能摸索了一輩子都還不了解親子之間如何相處。
但是只要找到一點曙光,就去嘗試吧!

我運氣算比較好,所以沒有遇到本田這麼極端的境遇,所以看完這本書比較偏向「同情」而不是惺惺相惜,雖然看完照樣心裡、鼻子酸酸的,卻能稍稍了解她的無助和痛苦,忍不住想為她加油打氣。
只有負能量無妨,但要學會如何和它相處,並且珍惜自己,走好自己的這一段人生旅程。
本田的故事還在繼續,我們也是。


2 則留言:

  1. 「正常」
    到底該怎麼定義?!
    跟大多數人做的事一樣
    就「正常」了嗎
    父母常對小孩子說
    你應該怎麼做
    應該怎樣做
    是活在父母期望裡
    還是活在社會的眼光裡
    T_T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父母是最親近的「評價人」,如果做的事情不被肯定,真的也很難建立自己的信心或是所謂的「正常人格」,尤其是受到傳統觀念影響,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先貶低自己的孩子,好像這樣就是比較謙虛,但往往貶低過頭了...
      適量給予孩子肯定,真的是很重要的事,父母對孩子的態度,決定他的未來發展,不過很多時候這份責任都丟給學校或是補習班,其實是很危險的。

      雖然我爸媽也是偏向這類型的,畢竟沒有特別才能可以誇獎,連帶的親戚間比較出色的表現就會產生高低落差和賦予自卑感,但我本人就是個樂天派的傢伙,也就不太會往心裡去XD
      羨慕是必然的啦,換個角度思考或許才是活出不同人生的方法。

      刪除